育兒帶娃,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。絕大多數新手媽媽,在遇到孩子養育的問題上,都難免變成“十萬個為什么”。
為什么孩子1歲了,還沒有開口說話?
孩子在家很大方,怎么一到外面就特膽???
孩子動不動就哭,要怎么引導才好?
快到上幼兒園的年齡了,怎么才能讓孩子不排斥上學?
……
尤其對職場媽媽而言,有了娃以后,經常要開啟“白天賺錢養家,晚上帶娃育娃”的超級模式,既要兼顧工作和帶娃,練就十八般武藝,還要努力與時俱進,不讓自己被時代拋下。
全職帶娃OR賺錢養家?0-3歲育兒有多難?
0-3歲是孩子成長的敏感期。樊登曾說,“人們看到的很多大齡孩子之間的差距很大,其實不是一時間造成的,很多隱形的差距在他們三歲之前就形成了?!币簿褪钦f,孩子3歲之前的教育,決定了孩子以后的性格、抉擇和人生走向。這也是很多媽媽堅持自己帶娃的原因之一。比如團子媽媽,她就是一直堅持自己帶娃的,她覺得“孩子得自己養才不會失控”??墒聦嵣?,作為新手媽媽,想帶好孩子,沒有專業知識是一大硬傷,團子媽媽必須花大量時間去學習育兒知識。
但網上的育兒知識鋪天蓋地的,是否都有用還有待考察。團子媽媽買來了網上推薦的很多育兒書籍回來學習,但她很快發現,帶娃的時間反而越來越少了!是繼續賺錢養家?還是全職帶娃?團子媽媽就此陷入了很長時間的糾結中……你一定會問,怎么不叫老人幫忙帶?團子媽媽不是沒有考慮過。但老人帶孩子,基本停在“養”的層面,無限的寵溺孩子,反而讓孩子變得容易恃寵而驕,常常還會因育兒觀念差異鬧矛盾。這似乎是每個隔代養育家庭無法避免的難題。
選擇托育,學會跟自己和解
團子媽媽表示,育兒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,父母年歲已高,不想叨擾二老。自己和老公工作又忙,實在是心有余力不足。做不了全能媽媽,就要懂得跟自己和解,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,選擇托育,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。
或許你會有這樣的疑慮:
孩子那么小,送去托育能學到啥?
0-3歲不應該讓孩子自由玩耍嗎?
孩子真的能適應托育中心嗎?
……
之前團子媽媽也有過同樣的疑慮。但通過多方了解和資料查詢后,團子媽媽更加堅信了自己把團子送去托育的選擇。
很早前,在美國、加拿大、中國香港和臺灣等地區,70%的家長從孩子6月大開始就選擇了托育,甚至有的剛出月子就把孩子送去了托育。發達國家對科學育兒的重視度遠遠高于發展中國家,起步早,體系完善。近年來,我國的高知家庭也更傾向于盡早把寶寶送進托育園,托育在中國也逐漸走向普及。
2019年兩會明確提出了中國要大力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方針,同年5月,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《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》,出臺了多項托育政策,來幫助年輕家庭解決“托育難”的困境。政策的頻頻出臺,說明了國家在進一步鼓勵國民把寶寶送到托育機構。? 有些媽媽想送卻不敢送,也是因為對園區有很多擔憂:
托育機構的環境好不好?安不安全?
孩子出了問題我沒在場怎么辦?
不是自己親自帶,怎么了解孩子的成長發育情況?
托育機構的老師專不專業?
吃的東西衛不衛生?
|